“鹤典硒泉”天然山泉水诞生于被誉为‘世界硒都’的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,东连荆楚,南接潇湘,西临渝黔,北靠神农架,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。恩施州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,冬少严寒,夏无酷暑,雨量充沛,四季分明;被称为"动植物黄金分割线"的北纬30度穿越恩施州腹地,同时受秦岭和大巴山阻隔,使这一区域免遭第四纪冰川的洗劫,成为动植物的"避难所"。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,有215科、900余属、3000余种植物和500多种陆生脊柱动物,其中有40余种植物和77种动物属于国家级珍稀保护动植物,是华中地区重要的"动植物基因库"。"一山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"。境内年均气温16.2℃,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。地处武汉和重庆两大"火炉"之间,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。
鹤峰县位于鄂西南边陲、恩施州东南部,总人口约22.4万人,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4.73%。基本县情可概括为:
中国革命的红土:
鹤峰是全州唯一国家一类苏区县,是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边区革命根据地中心、贺龙元帅第二故乡,段德昌、王炳南、贺英及3000多名鹤峰籍革命烈士长眠于此。
民族文化的厚土:
容美土司在此雄踞930年,“土司文化”源远流长,雍正皇帝曾称“楚蜀各土司,惟容美最为富强”;柳子戏、满堂音、围鼓、燕将班等文化遗产传唱至今;先后有4位本土作家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最高奖项“骏马奖”。
生态完好的净土:
位处东经110°和北纬30°神秘交叉点上,全县林木绿化率84.5%,木林子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覆盖率95%以上,负氧离子含量高达40000/cm3;人均寿命高出全省人均寿命2.29岁,80岁以上长寿人口比总人口25万的“世界长寿之乡”广西巴马还多1000余人。
资源富集的沃土:
现有富硒生态茶园35万亩,是世界唯一的葛仙米产区和中国南方薇菜集散地,全国最大的箬叶产区和出口基地,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0万千瓦,页岩气资源量达3000-5000亿立方米,磷矿贮量11亿吨;具有5A级景区品质的旅游资源5处、4A级的8处。
正在开发的热土:
在享受民族政策的同时,鹤峰县近年来还获得了国家精准扶贫、全省脱贫奔小康实践点、“616”对口支援、武陵山试验区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等政策支持,全县上下正在掀起全面开发建设的热潮。